社会是个大舞台,每个社会中的个体都是这舞台上不可或缺的角色。
美国心理学家乔治·赫伯特·米德把“角色”这个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来研究人的社会行为,很有形象性、直观性。认为“演员在舞台上明确的角色,社会中的行为者也占据明确的地位;演员必须按照写好的剧本去演戏,行动者在社会中要遵守规范;演员必须听从导演的命令,行动者也必须服从权势的摆布;演员在台上必须对彼此的演出作出相应的反应,社会成员必须调整各自的反应以适应对方……”这段文字说明一个问题:处于某个位置的人,要明确自身的职责、职权范围,认清自己的角色特征,作出相应的反应。
个体在社会中生活,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位置,社会对于处于不同集团的人有着不同的要求。当个体按照社会对他的要求去履行其义务、行使其权利时,就是在扮演一定的角色,这是保持大到社会秩序稳定、小到个人关系和谐的前提。
规则决定着秩序。在体育比赛中,这一点尤为明显。如足球比赛场上的前锋、中场、后卫、守门员要各司其职,后卫偶尔助攻到前场,充当前锋,要有人及时补位,他完成助攻任务后,也要迅速跑回自己的位置上。若都想着射门、当前锋,那非乱了规则不可。社会秩序也是一样,不守角色规则的人,也会引起混乱。如在工作中,总是对同事颐指气使,对上时时处处要求公平、公正;在日常生活里,不论人家需要不需要,总爱越界,掺和他人的私事……这样结果,总是造成矛盾重重。
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。人生活在这个社会里,就必须面对社会,有效地参与社会,图生存、求发展。进入社会的不同层次,首要的是要明确自己是干什么的,下来怎么干。要做到这一点,至少要完成三个定位:一是认知定位。要正确的认识自己所处的社会位置,扮演的社会角色,认识自己所处的位置顺序,明确该位置要求的标准、职能、职责范围;二是情感定位。要做到情事交融,在其位,谋其政,还要爱其位、其政,干一行,爱一行。常听人说自己不爱某某职业,是不得已而为之。这其实就是角色扮演者未能与角色在情感上融为一体,也就倍受逢场作戏之累。三是价值观定位。当一个人产生角色冲突,造成角色紧张时,必须设法消除紧张,把精力用到最有价值的角色上。
社会在不断进步,这是历史的必然。其主要的衡量指标就是给人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,创造更多的幸福指数。若一旦不满足这彊化的社会角色,就要趁早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,还自由之身,许是摆脱角色之累的途径。
【作者简介】张勇,笔名訥言,热爱生活,喜欢阅读写作,陕西商州人,大学文化,政工师、经济师。《灞柳文学》顾问。已有数百篇论文、散文、杂文随笔、报告文学等体裁文章在《陕西日报》《当代陕西》等数十家报刊平台发表。出版有个人文集《案牍笔谈》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